海蜇和水母之间有何区别?
1、外形区别
海蜇和水母可以从形态特征进行区别,因为海蜇的表面光滑,成体的伞部多隆起呈半球状,边缘具有八个缺刻,并且没有触手,而水母的身体外形为铃铛形、倒置碗型或伞状,伞状体的边缘具有一圈须状触手。
2、生活习性
海蜇和水母之间的生活模式也不相同,海蜇主要为营海洋漂浮生活,在每年的八到九月份会成群出没在海面上,而水母多为单体、营漂浮或游泳生活,极少有水母以群体为单位行动。
3、分布范围
分布范围也是海蜇和水母的明显差异之一,因为海蜇主要分布在近海地区,极少存在浅水或深水区域,而水母的分布范围广泛,无论是热带海域,还是温带海域,均能看到水母的身影。
一般的海蜇长什么样呢?
海蜇形态特征如下;
1、整体 海蜇体呈出像蘑菇状,分伞部和口腕两部分。伞部(即海蜇皮)超过半球形,直径300~600毫米,最大可长到1米。外伞部表面光滑,中胶层厚,晶莹剔透。伞缘感觉器8个,每1/8伞缘有缘瓣16~22个。据报道,2013年8月,渔民姜哲辰捕到一只450斤的海蜇,号称“海蜇王”。
2、伞部 隆起呈馒头状,直径达50厘米,最大可达1米,胶质比较坚硬,一般为青蓝色;乳白色的触手;八枚口腕,缺裂成许多瓣片。 内伞部有发达的环状肌,间辐位有4个半圆形的生殖下穴,其外侧各有1个生殖乳突。内伞中央由胃腔向伞缘伸出16条辐管,辐管侧生许多分枝状小管,并彼此相连,且各辐管中部由l条环管连接,形成复杂的网管系统。伞体中央向下伸出圆柱形口腕,其基部从辐位有8条三翼形口腕。肩板和口腕处有许多小吸口、触指和丝状附器,上面有密集刺丝囊,能分泌毒液。其作用是在触及小动物时,可释放毒液麻痹,以做食物。 口腕(即海蜇头)各翼生有若干棒状附器。吸口捕吸食物,是胃腔与外界的通道。伞下8个加厚的(具肩部)腕基部愈合使口消失(代之以吸盘的次生口)。通体呈半透明,体色多样,白色、青色或微黄色,多呈紫褐色或乳白色;伞部和腕部的颜色通常是相似的,但也有时两部分颜色完全相异。如图;
海蜇和水母的区别
1、生活模式。海蜇的生活模式主要是营海洋漂浮生活,每年8、9月更是成群地出没在海面上,也因为如此,暑假期间海蜇蛰伤人事件也较为频发。而水母通常单体、营漂浮或游泳生活,极少有群体行动的群体。
2、伞部特征。海蜇成体伞部多隆起成半球状,表面光滑、中胶层厚,伞径最长可达一米。伞状体边缘有八个缺刻,但无触手。水母型身体通常为铃铛形、倒置的碗形或伞形,伞状体直径最大可达两米。伞状体的边缘有一圈须状触手,有的触手可以长至20-30米。
水母和海蜇有什么区别
水母和海蜇的区别:
1、形态外貌不同:水母身体由内外两胚层所组成,两层间有一个较厚的中胶层,透明且有漂浮作用;而海蜇的伞部隆起呈馒头状,直径达可50厘米至100厘米,胶质较坚硬,通常为青蓝色,口腕为八枚,缺裂成许多瓣片;
2、有毒部位的不同:水母伞状体之下的触手是其消化器官和武器,在触手之上布满刺细胞,如同毒丝可射出毒液,猎物被刺螫以后,会迅速麻痹而死;海蜇下方的口腕处有许多棒状和丝状触须,其上有密集刺丝囊,能分泌毒液,其作用是在触及小动物时,可释放毒液麻痹,海蜇的伞面有许多小疣突起的黄斑海蜇;
3、分布范围不同:水母常见于各种海洋中;海蜇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沿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