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youtube上看到一个在日本留学的中国人linlinxing谈极简主义生活,觉得他的一些观点非常有意思,于是立刻打开电脑,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
P.S.灰色字体是我的观点。
观点1:当你决定开始极简生活时,你就是一名极简主义者。很多人说“我要努力成为一名极简主义者”(就比如我哈哈哈)。但这里有一个误区,其实你在决定成为一名极简主义者的时候,你就是一名极简主义者了。不要觉得自己走在极简道路上,需要通过做什么事情才能符合极简主义者的身份,而是从一开始,你就是极简主义者。作为一个极简主义者,从极简主义者的视角来看问题,你就很容易做出判断。你把自己目标定得很高,然后去实现这个目标,其实是很费劲的,还不如一开始就设想自己已经是达到了这个目标的人,而在这个身份下,你就会去判断现在要做的这件事情合适吗?符合这个身份吗?那一切就会顺其自然的发生了。就像鱼在水里,它怎么知道自己在水里呢?听到这个观点的时候,我真的非常惊喜。于是我设身处地地想象了一下:我现在就是一个极简主义者,然后我去逛街,看到超市的洗发水沐浴露各种零食促销打折,我还是丧失理智疯狂囤货吗?作为一个极简主义者,我怎么能乱买东西呢!对不对,只买对的需要的喜欢的适合的,才符合我的身份呀!不是咩,竟好像很有道理呢。有时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还真有点豁然开朗的赶脚。观点2:极简生活不等于收纳整理。很多人觉得极简就是整理、各种的收纳,一说要极简就开始整理了,其实整理只是极简主义生活的一部分,把物品取舍、归类、放置,这里面其实看不出“简”的精髓,因为整理不关乎物品的多少,即便是有很多的东西也可以进行整理。整理应该算是极简生活中比较小的一部分。极简生活就是为了让生活简单点,这是极简生活的精髓,而整理其实是很累人了。可以说,极简就是为了不整理,至少我是这样,当然把整理作为爱好的人除外。观点3:极简是对过度消费的自省。其实很多极简主义者曾经都是购物狂、囤积狂,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极简。他们在被物品淹没,被消费牵着鼻子走,负债累累,亚历山大,才渐渐开始反思以前那种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是否正确,是否需要改变。观点4: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极简主义的起源是在日本,导火线是2011年的“3·11”大地震,导致将近两万人遇难,很多人重新审视自己家中的物品,因为“地震中30%至50%受伤情况是由于被掉落物品砸中而导致的,而这些物品都是从过度消费中得来的。很多日本人在地震后失去了几乎所有物品,而这让他们突然发现,好像没有那么多东西,也能过得很好,其实一个人生存下来,需要的东西真的不多,东西少了反而更轻松了,也更加安全了。于是极简风潮就此掀起,这是一次灾难,但也是一次变革。
观点5:极简主义并不仅仅是扔东西,而是对物品品质的鉴别能力以及取舍能力。一提到极简大家就会想起《我的家里空无一物》里的女主角,扔东西变态。其实极简主义并不只是扔东西那么简单,极简主义者是要过一种品质的生活,而不是苦行僧的生活,东西虽然少,但品质不能差,所以这非常考验他的鉴别能力,这样东西留还是不留,买还是不买,这种判断能力是需要长期历练的。观点6:极简不是让生活变得不方便。现在有很多人做信息极简,尝试不用微信,关闭朋友圈,于是很多人纷纷效仿。其实并不需要刻意地断掉网络,关闭朋友圈。但假如朋友圈或者是各种排山倒海的信息让你觉得烦了,压力很大了,那你可以关掉。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而不是看到别人怎么做自己也怎么做。极简是一种生活方式,不是为了极简而极简,让生活变得很不方便。就像我处理掉烤箱、电视,并不是我要给大家做样子,为了极简去扔,而是因为我确实不用它们了,所以才处理掉,不是为了扔而扔。观点7:极简主义是为了减少纠结,提高行动力。极简主义的衣橱很简单,打个比方,3双袜子,3条内裤,3件衬衣,2条裤子。为什么极简主义者只保留这么少的衣服?除了因为只需要这么多以外,也是为了减少自己纠结的时间,让生活简单点。如果衣服很多,那么每天穿什么,如何搭配,这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在选择上,这个纠结的过程本身就不是极简生活了。很多人在扔一样东西的时候,纠结来纠结去,还去问别人该不该扔,那个纠结的过程就已经是把事情搞复杂了。极简是为了简单地生活,让生活简单点。其实你在拿起这个东西的时候,该不该扔,需不需要这个东西,难道你自己没有感觉和判断吗?所以,减少纠结,才能提高行动力。观点8:不要把极简生活神圣化了,它不是心灵鸡汤,只是众多生活方式中的一种而已。如果大家想看linlinxing的关于极简的视频,也可以去优酷看哦,我发现他在优酷也有发布视频。搜索”linlinxingVideoBlog“就可以看到。我是撸大包热爱彩妆护肤、电影旅行,迷恋极简,在工作之余经营着这个小小的公众号。如需转载,请联系我微信号:yanyutalk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