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的回忆
我小时候大部分生活在农村度过,没有见过太多的世面,当时,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制度正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整个乡村生活相比前二十年有所好转,总算可以粗糙的填饱肚子。母亲后来经常对我说:“祖母在世时一直在她面前夸我是一个有福气的人,一出生就可以吃到白面馍,而祖父去世时唯一可吃到的一碗白面条,却存有私心地留给了当时只有七岁的父亲”。
九十年代,是中国大翻身的十年,那时我刚上小学,在我的记忆里,当时依然很穷,村子里只有两三台黑白电视,上学的路总是坑坑洼洼,三个年级二十多人挤在同一间教室里,只有一名老师轮流上课,父亲一个月仅有几十元工资,我时常交不起学费,哭着不去学校,母亲总是想尽办法帮我补齐学费,而当时因为上不起学而辍学的人每天都有。那时候,村子里没有什么新奇可玩的东西。每天晚饭后,大人和孩子都会跑向村子里有电视的那几家,大家挤在窑洞里一起热闹的观看当时正在热播的《保卫刘少奇》、《雪花神剑》、《天龙八部》等电视剧目。那时七、八岁的我除了喜爱看电视,最爱做的事就是下午放学后和几个玩伴经常在村子里那棵大榆树下玩耍许愿,对于城市的生活只是一个儿时的梦。所以说,那棵大树封存了我童年一半的记忆,也见证了我的成长和农村的发展。
二十一世纪开头的十年,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十年,农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家家有了彩色电视,原来走的坑坑洼洼的路面不见了,换上了平整的石子路,父亲的工资也长了十几倍,原来的小学也拆掉了,新建起初有规模的村希望小学。后来由于求学的缘故,离开村子的时间久了,只是在假期的时候回去看看,似乎没有了那种感觉,一群人,一棵树早已不复存在……
零九年,我考上了大学,走进了省城,看见了黄河,逐步实现了很多儿时的梦。突然感觉那时的自己是多么的可爱,可爱的如此简简单单,却是如此的怀念。四年大学毕业后,我从四处漂泊到回乡考试就业,曾几何时,也去了很多地方,看过很多风景,遇见过很多人,但我时刻不忘自己的根在农村,还有那年西山的梦……
曾经关于文字或者生活,写了很多琐碎的东西,只是那些东西谈不上文学或者研究,只是我内心的一些感受罢了!曾经有梦,很大也很小,但我最想写出家乡的梦。从儿时到而立,从不惑到随心所欲……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年轮带不走曾经,它苍老的只是容颜,一些篆刻在心里的东西,就像笔尖滑过的纸张,总会留下一道道深深浅浅的痕迹。
最近,我的工作从偏远山后的芦家湾乡调整到距离县城15公里的木钵镇,回家的路方便了许多…,可我总在半夜时分醒来,怎么也睡不着,总在深刻反省工作与生活的“得”与“失”。今日理发,发型师惊奇的说“先生您白发这么多,应该染染,”我知道以前从未有过。的确,岁月易逝,青春难负,应该好好尽力而为了。
作者简介
梁俊立,男,中共党员,环县山城人。一个喜欢用文字感受生活的人,愿与有识之士成为好朋友。
主播风采
鲁显显 女 毕业于兰州城市学院 现任山城初中音乐老师。请你相信,岁月会成就最好的自己,时光也必将打磨出你别样的独一无二的美丽。
用我们自己的声音讲述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创作环县的夜听,推广环县的悦读。乡音最亲切,故情最难忘,听着这熟悉的声音我们是不是有很多的触动。在这片生长了几十年的土地上,我们一起呐喊吧!如果你喜欢悦读,如果你喜欢创作,欢迎你加入我们!如果你喜欢,就狠狠的转发吧!您的关注和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联系电话:13739348656(微信同号)刘棹,forever8000(微信号)晓英。
责任编辑:刘 棹
音频审核:王艺伟 梁正中
文稿审核:刘 静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平台联系!
猜你喜欢
环江夜听:大哥 (文/吴天海 诵/安然)|第 137 期
环江夜听:游贵州看瀑布 (文/杜清湘 诵/陈红霞)|第 136 期
环江夜听:一封家书 (文/刘香平 诵/王丽娟)|第 27 期
环江夜听:女儿,我想对你说 (文/诵 任建霞)|第 47 期
环江夜听:懂你,渐老的父亲 (文/蒙春徐 诵/花开有声)|第 45 期
环江夜听:一封家书——致婆婆 (文/牛会萍 诵/田苗子)|第 26 期
环江夜听:再见了,亲爱的党校 (供稿/文化班师生 诵读/张玮)|第 44 期
环江夜听:画杨桃 (亲子共读:赵宇轩 家庭组合)|第 43 期
环江夜听:老泉子 (文/文璟 诵/王艺伟)|第 22 期
环江夜听:当我从环县经过 (文/路岗 诵/王艺伟)|第 132 期
环江夜听:第十九道弯 (文/路岗 诵/张晓英)|第 13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