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农业学大寨(农业学大寨工作队那些事)

农业学大寨
《董乡文学》杂志选稿平台第1601期
农业学大寨工作队那些事 
作者:高玉英 李乃臣

                 
时光是一条永远奔流的长河,站在岁月的岸边,时常想起生命的过往,如同拾起一块瓦片在水面上打个“漂”,会激起层层的涟漪。如今,我在农业学大寨工作队的那些事,时常呈现在眼前,挥之不去。1974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农业学大寨”会议,号召全国三五年建成大寨县。1975年秋,省委农业工作团驻进了我县,第一批工作队、工作组迅速成立,在农业战线上成绩显著。农业学大寨工作队兴起的第二年,我和全国人民一样,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送走了三位伟人,又经历了唐山大地震。灾难过后,新一届党中央领导认真部署,各级政府非常重视,由地方武装部、县、公社领导亲自挂帅,由党政企事业单位的党团员先进分子、农村有文化的青年积极分子组成了一支朝气蓬勃的、有战斗力的“农业学大寨工作队,大家满怀革命豪情,奔赴了农业生产第一线。我们入村之前,(1976年10月)在县城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集训。在县领导的带领下,大家认真学习党中央文件及党的有关方针政策,深入批判四人帮的反革命罪行。要求每个队员必须做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立场坚定,大是大非面前绝不动摇。每个队员必须具有素质高、纪律严、作风实,必须具有能与群众一起战天斗地,为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做出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

在县里学习期间,我遇见了一起参加工作队的同学,马美娟、李乃臣、孙爱莲,我们都希望能在一起工作。学习结束后,县里统一分组,各大队干部接走相应的工作组。马美娟和孙爱莲分别去了陈户、曹王工作队,我和李乃臣同学带着行李,坐上带斗子的拖拉机,一行十八人去了店子公社利城大队。利城大队工作组组长,是县武装部的孙汉英科长。副组长丁伟兆、张佃刚、李乃臣、崔新福。五位女同志住在李大娘家的东北屋里,寒冷的冬天,虽然没有取暖设备,我们挤在一盘大炕上有说有笑,感觉挺温暖。入村后,工作组有约法三章,也制定了学习、工作、休假等规章制度。除集体活动外,都遵照县委“农业学大寨”工作队的要求,坚持“三同、十不准”的原则,每个队员都有具体分工,我被分到了利城大队的十三小队和二十四小队,积极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劳动休息时大唱革命歌曲。那时候我年轻力壮,和社员们一起磨爬滚打,收割、种植、锄地、拔草、积肥等等,样样农活抢在先。还利用晚上的时间,组织社员政治学习,一起读报纸、学文件,并相互交流。我们既是政治宣传员,又是群众的贴心人。有时为了尽快掌握管辖区内的情况,时常晚上入户和社员们促膝谈心,畅谈一些利于开展工作的情况,虚心向大小队干部及社员们学习。在利城大队的一年时间里,工作上和大家配合的很默契,生活上他们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也学到了一定的种植技术和农村工作经验。

我们组公职人员少,来自农村没有经济收入的我们十二人,(其中下乡知青一人)。是由县里每月发三十元的工资,交十五元钱的生活费,九元交生产队,记同等劳动力的工分。我们从家里拿上粮食到粮站换成粮票(二十斤),连同生活费一块交给我们组分管生活的丁组长。利城大队的马师傅,具体负责我们工作组队员的一日三餐,队员们每天有一人轮流帮厨及打扫卫生。马师傅别看是个大老爷们儿,可有一手利索的好厨艺,切菜、炒菜、做面食,样样出手不凡,擀面条、包水饺的技术我都是跟马师傅学的。活儿是没的说,可就是卫生上不够讲究,用手把鼻涕往地上一甩,啪!就要揉面,我说:“马师傅,这样会馒头就是咸味的了。”他回过头来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小高,这事千万别说出去。”这事虽然没和任何人提起过,但是,在那一年里,每当吃饭我就寻思起那馒头的味道来。在利城大队工作的那一年,还有让我铭记在心的一件事。1976年春节前的一天,我们接到店子公社党委的通知,要求全体工作队队员和大小队干部,参加县公安局在店子公社召开的公审大会。孙组长告诉我们说,犯人是利城大队的,来村游街示众后,再回店子公社法场执行枪决。根据孙组长的安排,我们和村民们一样,早早就站在了寒风刺骨的街口。人们不时地搓搓手、跺跺脚、拉拉衣领,也有人在滔滔不绝地诉说她的犯罪过程。受害人竟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丈夫,她还有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大儿子只有十几岁,最小的只有六七岁,本应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孩子们,瞬间就成了孤儿 。说话间警车、囚车很快就来到了眼前,人们便鸦雀无声,空气凝固成了一坨冰,个个伸直了脖子,瞪大了眼睛,把目光投向了囚车上身穿黑粗布棉衣,戴一顶黑绒帽子,脸色蜡黄,才三十九岁的女人。人们有愤怒、有同情,看看这个女人,再看看可怜无辜的孩子们,真是心都碎了……

1977年,县里重新给农业学大寨工作队分组,我被分到了闫坊公社闫一大队,县工商局的领导魏士良任组长,中学教师胡守华任付组长,李富增老师分管生活,组员程维远,公社妇联委员张秋英,我们组共六人,我分管妇联和三小队的工作。在本乡本土,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就像在自己的家,有领导和老同志的大力支持,工作非常顺利,圆满的完成了上级领导交给我们的任务。1976至1977年,两年来,风里来雨里去,晴天一身汗水,雨天一身泥水,苦干实干,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在革命的大熔炉里锻炼成长。磨练了意志,学到了农业科学知识,和社员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是我人生里走向社会的第一堂课。                                  两年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是,它是我人生最美的青春年华。四十三年过去了,我怀念那些日子,思念那些领导们,思念那些大小队干部和社员们,思念那些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们。如今,大家都已老了,大部分人失去了联系,我想对他们(她)说:“您们都好吗?我想你们了……”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高玉英,女,1951年12月出生,博兴县计生局退休。大专文化,喜欢文学写作。
高玉英文集
(24)失足少年的人生路
(23)余生可贵,时间别浪费
(22)地震那些事
(21)我的小学时代
(20)挑水吃的那些日子
(19)钟声里的前街路口
(18)难忘的病友情
(17)夏夜听书
(16)别让亲情提前散场
(15)野菜情
(14)疫情与孩子们
(13)(疫情控制专题)万众一心抗病毒
(12)(疫情控制专题)致老年朋友的一封信
(11)(疫情防控专题)斩病魔
(10)人老了,最怕孤独
(9)故乡情结
(8)人老,心态一定要好
(7)让孩子们有个快乐的童年
(6)爱,就要天长地久
(5)厉害了,我的国(报刊发表)
(4)我的父亲
(3)我的母亲
(2)我家那棵大槐树
(1)我家那棵枣树(报刊发表)
 征稿启事
“乡韵乡情”公众平台是《董乡文化》《董乡文学》选稿平台,由博兴县作家协会与博兴县文化馆联合主办。平台宗旨:追求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希望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投稿时请直接粘贴文本,并附有一百字以内的个人简介、作者的照片、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照片请用附件发送。本平台提倡原创首发,文责自负,一旦发现违规现象,立即删除,并在三个月内不发表该作者的文章。投稿邮箱:xiangyunxiangqing@163.com主编微信:csq456csq文学顾问:曹宝东  张基地  王鸣亮  赵乐明  周相尊主   编: 初绍庆副主编:周维东

农业学大寨相关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