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床快婿典故?
东床快婿故事详情
新女婿为什么又叫“东床快婿”呢?有个成语叫“东床快婿”,代指才能出众的女婿,后世成为女婿的美称。一个优秀的女婿为什么会叫“东床”呢?这里还有个历史典故。说的是东晋时郗(chī)家与王家的故事。
东晋时期,在朝中为官的人中有两个好朋友,一个是身为太傅(国王的辅佐大臣与皇帝老师)的郗鉴,一个是身为丞相的王导。话说郗鉴家有个漂亮的女儿,年方二八,名叫郗璿,字子房。生得人有人才,貌有貌相,郗鉴爱如掌上明珠。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郗老师当然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想尽快给女儿找个好婆家。他的同僚王导,是魏晋名门“琅玡王氏”,家中子侄众多,郗老师就想攀上这家亲戚。他把这种想法给王导一说,王导满口答应,说:“我们王家的男孩儿,你自己去挑,挑上谁是谁。”
有了相爷的承诺,郗老师就选一佳期,命管家带上厚礼到王丞相府去刺探情报——也可以说是去搞初试吧。王家公子听说郗太傅家来选婿,个个都卯足了劲,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因为他们早就听说郗家有个美貌多才的佳人郗子房,都希望自己能被选中。
别说,这场“秀”还真让老管家开了眼,王家子弟个个都是青年才俊,随便捞一个,就配得上自家小姐。后来,管家发现东厢房里还有个年轻男子,没有刻意打扮不说,还袒胸露怀地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管家回到郗府后,将在王家看到的一切如实汇报。郗老师听完眼睛一亮,当初做出了一个让老管家都目瞪口呆的决定,他要把女儿郗子房嫁给那个袒腹东床的年轻人。那个袒腹东床的年轻人,是王导弟弟王旷的儿子。郗老师高高兴兴地把女儿嫁进了王旷家。
当年这个袒腹东床的年轻人,就是,后来以书法闻名于天下的王羲之。由此,“令袒”或“东床”就成了对女婿的尊称。 但“令袒”或“东床”这种称谓一般都用于称对方的女婿、别人的女婿。
为什么别人的女婿称为东床快婿,跟床有什么关系?
东床快婿,又叫“东床驸马”、“东床坦腹”等,常用来指为人豁达而又才能出众的女婿,多用做女婿的美称。
我们先看一下这个词的出处,看完这个后,相信这两个问题就都能解决了。
《世说新语?雅量》有文曰: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 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这篇文章的大致意思如下:
郗鉴这个人啊有个女儿,已经到了该谈婚论嫁的时候了,他要为女择婿。郗鉴呢觉得丞相王导家子弟甚多,个个都才貌俱佳,应该能寻得良婿。便写信给王导,王导回复后,郗鉴便派门生前去代为选婿。
从王家回来后,门生告诉郗鉴:“王家的儿郎个个都很不错,只是听说我们去选女婿,都比较矜持,只有一个人,独坐东床,袒腹而卧,如若没有听闻一样。”郗鉴当即拍板,如此正好。
之后郗鉴来到王府,亲自给此人来了个“面试”,见此人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于是当场择为快婿。而这个人,就是我们熟知的大名鼎鼎的书圣王羲之,逸少便是王羲之的字。
自此以后,人们便以“东床快婿”来代指女婿。
下面我们再多说一个问题,那就是丞相王导与王羲之的关系。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我以为二人是父子关系,但是后来查阅资料,发现并不是这样。
王羲之的父亲是王旷,而王旷与王导二人是堂兄弟,也就是王旷与王导二人是同一个爷爷。那么这么看来,王导就是王羲之的堂伯父,这便是二人的关系。
一家之言,不足之处,欢迎补充;出错之处,敬请指正!
感谢您的阅读!
乘龙快婿典故王羲之?
书法家王羲之,是东晋司徒王导的侄子,王家在那时,可是东晋王朝的名门望族,有名的琅琊王氏。
王羲之,字逸少,祖父王正曾官至尚书郎,父亲王旷曾为淮南太守。王羲之幼年时并无超常之处,甚至说话还带点口吃。13岁时去拜访周顗(官至尚书左仆射,以雅望而获盛名),周顗深感此人非比寻常,当时酒席上烤牛肉是最珍贵的菜,贵客未尝,周顗就先割下一块递给王羲之,王羲之因此被人注意,开始扬名于世。
成年后,王羲之一改口吃,变得能言善辩,且耿直刚正,书法达到前无古人的地步。人们评价他的笔势“飘逸若浮云,矫健若惊龙。“伯父王敦(琅琊王氏,东晋将领、宰相、权臣)和王导(王敦堂弟,东晋政治家、书法家)对他十分器重。王敦的主簿,陈留人阮裕很有名气,王敦曾鼓励王羲之说:“你是我们王家最有出息的子弟,应当不比阮主簿差。”
王羲之为人不拘小节,一心专注于书法,风采绝伦,常让士人倾倒,还被太尉郗鉴选为女婿,这段选婿经历也颇为有趣。
当时太尉发话,说要到王府挑选女婿,于是王府子弟个个正襟危坐,严阵以待,只有王羲之不以为然,但拗不过母命,勉强参与候选。王导府第厅堂里的场景可谓滑稽无比,在北墙一边,七八位英俊少年端坐着,他们华冠美服,傅粉熏香,有的顾影自怜,有的十分矜持,有的手持书卷装模作样。只有大厅的东壁那儿,出现极其不协调的一幅景象:一位英才少年着装半旧,正旁若无人的在案桌上吃东西。更为夸张的是,他上衣半敞着,露出了自己的肚子,一副惬意自若的神态。
此时,阮参军陪着一个人走了进来,那人未穿官服,但气宇轩昂、步履矫健,看起来像是一位武将。那人走到大厅中央站定,既不说话,也不寒暄,只是一个个地审视诸位郎君。他似乎对所有人都不满意,看到中间还忽然大笑起来,随后与参军说了一句话。原来有人抹的粉跟胭脂混在了一起,显得面上又红又白,如同女妆。
当看到最东头时,终于看到了袒胸露腹的王羲之,却忍不住走上前去,打听他的身份:“足下何房郎君,敢请示知名讳?”王羲之站起来从容对答:“在下王羲之,生平无意与高官联姻,只因母命难为,所以来此,因此出自何房,也不消说起。”说完仍坐下吃饭,全不管来人是否还有话要说。
原来那个人是郗鉴的心腹部下曹讷,奉主之命前来选婿。此人似乎有如九方皋相马,能看到常人看不出的东西。当他回去给郗鉴禀报时,将王府里的英俊少年们都略过不提,大谈特谈那位东床袒胸露腹的人,说他神采奕奕,气度从容,纯净自然,不事虚饰。
郗鉴问他:“这位郎君容貌如何?”
“下官没有仔细端详,不过总觉得他体貌有若游云惊龙。”
“他有多大年纪?”
“下官也未询问,大概二十岁上下吧?“
“叫什么名字?哪房中人?”
“他自称王羲之,还说不愿与高官联姻,也就不愿说哪房人。”
“哈哈,此人原来就是王羲之呀!”郗鉴忽然大笑,惊得正在屏后偷听的女儿郗璇和郗夫人差点撞在屏风上。郗鉴笑罢,大声说到:“好!好!好个不愿与高官联姻的王羲之,老夫偏要招他为婿!”
正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王羲之不想与高官联姻,却偏被郗鉴选为乘龙快婿,这就是”东床快婿“这一典故的由来。不过王羲之与郗鉴之女郗璇结婚,二人琴瑟和谐,生活倒也幸福美满
东床快婚原本指什么?
东床快婿原本指的是东晋时注明的书法家王羲之。东床快婿出自《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品,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这里的“郎”指的就是王羲之。相传在冬季的时候,太傅郗鉴有一个女儿,爱若掌上明珠,他听说王家子侄众多,就想在王家找一个女婿,和王丞相商量之后,就让自己的门生带上厚礼去丞相府观看,王家的众多公子听说郗太傅选婿,都十分重视,纷纷打扮了一番,但是言行举止都非常不自然,较为矜持。
之后门生在东厢房看到一个年轻男子,没有刻意打扮,还在床上呼呼大睡,回到太傅府后,门生将在王府所见所闻全部上报给郗太傅,他当场说要将女儿嫁给这个在东床上袒胸露腹的年轻人,也就是后来以书法闻名天下的王羲之。
此后,因为王羲之的出名以及卓越的才能被后人认可,东床快婿也称为了对女婿的美称,指的是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说明对方对于这门亲事非常满意,也直接点出了女婿的优秀
东床快婿指的是什么?
东床快婿指的是“指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是女婿的美称。”
东床快婿
【读音】
dōng chuáng kuài xù
【解释】
指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是女婿的美称。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品,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结构】
偏正式成语。
【用法】
作宾语,指女婿。
【近义词】
东床坦腹、乘龙快婿。
【反义词】
胸无点墨、牛鬼蛇神。
【例句】
他就是我的东床快婿。
【英译】
son-in-law
【成语故事】
东晋时期,书法家王羲之年轻时很有才华,太尉郗鉴很器重他,想把女儿嫁给他,于是派人向王羲之伯父王导求亲。王导领来人到东厢房去看,只有王羲之独自敞着衣服,露着肚子躺在东床上吃东西。来人回去向郗鉴汇报说东床坦腹的就是。
四字称呼?
东床快婿
四字称呼有不少,最为著名的可以说是:东床快婿。
东床快婿这个成语,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脱胎而来。讲的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
当年王羲之的未来岳父到王家挑选女婿,王羲之无所谓地躺在床上,坦腹露肚,却被岳父一眼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