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做一个选择题。
具体情况,我并不清楚。但是我清楚的看到了,公号“慢速公路”作者 橘子的愤怒:
蓝标,你就是这样服务你的客户BMW的吗?
按照橘子的描述,他本来是蓝标公关邀请,去云南丽江参加新BMW 2系旅行车试驾活动,但是活动刷新了他作为一个汽车媒体人的下限。
注意,这里是“下限”。
这位前赫斯特国际集团旗下《名车志》专题总监橘子统计:
6月20日-6月22日活动期间几位“达人”所发的与此次活动相关的微博数据,总共产生原创微博为25条,真实转发几乎为零,但僵尸转发总计高达3018次。一下子就将活动微博话题热度炒到2271多万次。
橘子贴出了相关博主的名字,并特意分析了@刘铮-行走的二次元 @穆杉伯男的互动数据,并得出涉嫌数据造假的答案。详情请点击:蓝标,你就是这样服务你的客户BMW的吗?
他向蓝标公开质问:
一问蓝标:假网红刷量骗钱,你是监管不力、视而不见、还是幕后推手?
二问蓝标:对内容创作者,你们是否还有基本的尊重?
在蓝色光标官网上,蓝标定位为:为企业智慧经营全面赋能的数据科技公司。不过面对社交博主的传播数据,这样的“数据”正在被质疑。
橘子发出的朋友圈截图
阿尚叔的朋友圈
阿尚叔转了橘子的文章之后,也看到有公关从业者的转发和反击:
要是觉得自己真牛逼,就去diss厂家diss行业。还不是只敢在这里哔哔一个苦逼的乙方。名单的制定,肯定是双方共同首肯。
#预算和KPI#的梗呵呵
是呀,橘子的这篇文章,在记者社群里,也引来了业内人士的感慨:
1、现在也的确有这样的客户,给你一个白菜价,非要你做出一个黄金的效果来。
2、各行各业,现在都是劣币驱良币。有多少乙方,现在不是跪着在赚些血汗钱,真正赚大钱的,并不是这个行业认真做事的。
3、像现在的内容创业者,有几个能说赚的钱,有刷量公司多。
而橘子在文内继续发问:
如果今天的情况,是蓝标组织的这场活动上,一两个假网红通过造假流量来骗取合作,那么蓝标大可以说自己只是审核不严,也一样是假流量的受害者害;然而这是一整个假网红当道的活动,甚至包括刘铮、穆杉伯男在内的其中好几个此前曾被蓝标多次推荐给与其有合作关系的其他客户,那么整件事情还会这么简单吗?
是否极有可能,是蓝标这家公关公司,靠联合假网红,一起造假数据,来欺诈甲方呢?
这样的猜测并未在公开的环境下揭开答案,或许凭借橘子的一己之力,也很难调查出个所以然。但是:
在数据造假的博主行业,充斥各种各样的玩儿法。
我曾经发布过的多篇博主刷量的调查,如:比明星造假更疯狂,揭秘假时尚博主的流量产业链(深度长文)
其中,就有业内人士爆料:
叔啊。时尚博主这个事情,水很深的,作恶的不是刷量博主。而是从媒介直接勾结博主,坑客户爹甚至坑乙方爹的全产业链腐败。具体操作是这样:
甲方媒介先找人建号或直接买号,转刷评都是假的,对乙方报10万9万一条。乙方转头跟媒介大大报12万13万一条。媒介立即同意,但要求返还10%回扣。乙方屁颠答应,然后开始垫款。乙方赚个两三万,压款一年。媒介大大收了10%回扣,凭空再赚9万10万。
真正的游戏是这样玩的。
网友“?CzzzZ?”留言:
外界以为博主好赚钱, 因为品牌方撒钱, 问题是世界上哪来的那么多痴呆金主 事实上品牌方没钱, 投放执行层只能找刷数据的那批人, 甚至帮着刷, 原因只有一个:刷数据的那帮人收费相对gogo, 黎贝卡, 包先生这种低太多了, 现在真实一点的博主和微信公众号, 哪一个投放不是五万十万起的品牌没有那么多预算, 作为执行投放的, 只能刷数据自产自销了! 完全为了完成任务而做的毫无意义的事, 还加速了中国社交媒体的恶性循环和灰色产业链的壮大.
网友“kevin”留言:
你真以为品牌客户不知道kol都在造假?客户不是不知道 但他们基本没能力也没精力去分析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 但投还是要投 因为不投的话老板会问责:你为何不投kol?你为何不投自媒体?……所以还是得投。
既然自己分辨不了那只能看谁家“粉丝”高“互动”多就投谁咯 投后出事了也至少能有交代:“你看 都已经是百万级大kol了 投其他kol可能会更差 所以我也没办法” 。
这和品牌喜欢找奥美一样 现在很多本土广告公司出的效果比奥美还好 价格才奥美的几分之一,但大品牌就是喜欢找奥美这类的 为什么呢?安全呀!找了奥美做项目 效果不理想老板问起来的话 可以回“你看 我都找了世界上最好的广告公司来做了 还是这样我也没办法 可能问题出在其他部门身上……” 打工么 谁不是以自身安全作为第一考虑要素。
网友“小暖”给阿尚叔留言:
啊哈哈 前KOL类公关从业者。这个世界就是假的呀!甲方要数据好看 公关公司要提成 平台要影响力 KOL要挣工资。整体来讲网红们,不是papi酱那种级别的,真实流量低到趋近于零。什么时候甲方开始关注投资回报率了才能戳穿,不过外企或境外机构由于语言和国情障碍,简直“人傻钱多”,一个大型合谋骗局啊??♀?。
公关公司甚至主动帮着刷量,都不用KOL自己买了。平台从业人员素质也越来越低,数据自然睁一眼闭一眼,内容质量好不好也辨别不清,一律都捧着。一方面就算内容再好,甲方数据要求在那放着,不买粉也接不到单进不来圈子。另一方面由于达到粉丝数量要求的KOL就那么多,档期还经常排不开呢,甚至还有耍大牌的。
当然了,确实有一部分人品内容都不错的KOL(能引来我在朋友圈真点赞的那种),也被假博主们逼得要买粉,线下也得天天混迹social互相吹捧,也是很辛苦了
尽管联合利华大声疾呼:绝不与“买粉”KOL合作,但是实际操作中真能做到吗?
投在社交媒体上的钱怎么花?
如何拿出优质的数据给老板汇报?
如何花更少的钱达到老板想要的KPI?
这些问题,考验着甲方公关品牌负责人和乙方执行方的商业智慧,也在滋生投机取巧的应对方式,比如刷量造假。
说实话,专业的媒介公关,分辨博主是否刷量,这是一个基本能力。
橘子援引华晨宝马公共关系及企业社会责任副总裁杨美虹的言论:“公关做的是影响力,每一次沟通都是在影响别人。你的影响力做到了,别人自然能看到你的价值。”
可是,在这次的社交传播中,却让人怀疑这种公关的影响力。如果作为一个公关、媒介你还看不懂博主是否造假,或许你可以看看我的这四篇文章:
关于微博博主:如何辨别微博博主是否刷数据?
关于微信公号:如何辨别公号博主是否刷数据?
关于小红书博主:如何辨别小红书博主是否刷数据?
关于抖音博主:如何辨别抖音博主是否刷数据?
当然,我们永远叫不醒那些不想醒来的人。
但是,我希望关注阿尚叔的朋友,不会成为自己讨厌的人。
撕开虚假,去伪存真,向一个又一个的“橘子”致敬。向阿尚叔报料,请加微信:guangfengjjy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文章
·比明星造假更疯狂,揭秘假时尚博主的流量产业链(深度长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