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某一天灾难降临,帮你顶着的不是高个的人,而是建筑物。
出于安全感的需要,人们总是不停地修建房屋。一个人的成功往往需要ta的房产来凸显,一个城市成为超级大都市都需要几座地标建筑加持,一个时代过去了后人用文字、绘画、影视来回忆它时也要先复原它的建筑。
建筑让一个时代,一方土地,一个人的生活变得具体,是我们忠实可靠而又不甚了解的朋友。如果你也想了解我们这个沉默寡言的生活拍档,《认识建筑》可以了解下。不需要任何门槛,它分分钟将我们与建筑的故事讲明白。
后浪x魏小河流域《认识建筑》原价:198元小河流域读者价:138元点击下图购买?
为什么给你推荐这本书?
01
精选五千年来72座建筑典范,
配以近400幅高清大图带你认识建筑
对我们建筑小白来讲,看到一座喜欢的建筑时除了惊叹“好美”“好大”似乎就想不出想不出其他夸赞之语了。最多搜索枯肠,憋出一句 “美轮美奂”“金碧辉煌”,至于这些建筑究竟好在哪里?骚凹瑞,这道题超纲了。
如果你有过上述体验,《认识建筑》可以抱走了。
从公元前两千多年的吉萨金字塔群到“世纪烂尾楼”圣家族教堂,从芬兰小木屋到西非小村落,《认识建筑》一共收录了五千年来横跨六大洲的72座建筑典范,用近400张建筑照片,80余幅建筑平面图,全方位向我们展示这些建筑的结构和风采。
这本书在架构上独具特色,我们可以来看看它的目录:
市面上绝大多数建筑类入门书籍,都是以时间为顺序,将历史上伟大的建筑罗列出来,一座一座进行讲解,讲解的内容类似于百度百科式的资料堆叠,比如这座建筑建造的背景、外观、内部构造、材料等等。
但《认识建筑》的两位作者显然不满足于此,他们著书有自己独特的体系。
虽然我们每个人对建筑的知识储备不同,但我们对一栋建筑的体验总是大同小异的。《认识建筑》一书就以“体验”为切入点,把令人敬而远之的建筑知识,划分为空间、时间、光线等12个和建筑体验密切相关的主题,每个主题的开篇是一篇引言介绍相关概念和背景知识,再用六座建筑典范为例全方位佐证,为我们细致解析各类型的建筑到底好在哪儿。
此外,我们可以看到,在建筑的选取上,我们的两位作者也独具匠心,他们没有一味选择那些建筑史上的经典——因为浸淫建筑行业多年的他们深知,建筑有着多种面孔,多种风格,不只是那些大的、人尽皆知的就是好的。
皇权教会修建的某某宫某某教堂总能成为建筑经典,它们以极少的种类占据了建筑类图书的绝大部分版面。而《认识建筑》则会告诉你建筑的种类是无限的,只要人的创造力没有被封印,建筑的用途就会一直更新下去。
本书收录的72座建筑就呈现出了26种不同用途,涵盖多种风格,刷新我们对建筑的多样性的认知——从古罗马的图拉真市场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洛伦佐图书馆,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到阿姆斯特丹的一座孤儿院,从流传千年的多贡人村落到现代建筑典范萨伏伊别墅,没有种类高低没有地域歧视。一样的砖石,纵然有的被修建成了宝殿,有的被平铺成了地砖,但在这本书里,得到了平等的呈现。
02
视角独特,全球首部
以体验为核心的建筑类入门读物
《认识建筑》的两位作者均为执业建筑师,同时又都在欧美知名高校从事建筑理论的研究和教学。他们从自身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出发,坚信只有通过切身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建筑。
我们生活在一个视觉影像主导一切的时代,一座建筑“看上去如何”往往是我们评价它的唯一重要的依据。
本书的两位作者认为这是不对的,他们认为建筑是一种体验,我们去评价和认识它不一定要和它“看上去怎样“有关,而是要看它与它所在的场景、气候和光线是如何结合的;看它的空间是如何组织的,如何妥善地容纳发生在其中的各种活动;看它是如何建造的,结构是怎样的,采用了哪些材料。
正如前文所说,本书介绍的空间、光线、物质等12个常见主题,以及每个主题下面的6个建筑案例,都是从体验的角度出发。在对全书72座建筑的描述中,两位作者试图通过他们巨细靡遗的描述和图片整体及局部的展示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在场感,让我们仿佛感受到自己正栖居于这些空间中,感受它们的物质实体,以及最精妙入微的细部。
譬如罗马万神庙,两位作者将它作为“空间”这一章的第一个范例来解说,最重要的当然是它独特的空间布局形式,按照作者的话来说就是“有史以来最有力的体现‘存在空间’这一概念的建筑之一”——它位于古罗马帝国的中心,是一个单一的集中式的空间,空间的形状是一个完美的圆形,这个圆位于苍穹般的圆顶之下,象征着古罗马帝国的疆域边界。它完全不同于此前存在于世的任何建筑。
但要建造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空间,与它的材料、结构设计肯定是分不开的。它的模壁由厚实的砖墙砌成,走近这座建筑,我们会看到它圆柱形外观上露出一组组圆柱形减重拱的印记,它们用来把结构体的巨大重量传到地面。
进入神庙内部,我们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图案、圆柱、神龛、正方形网格等等,《认识建筑》花了大篇幅逐一为我们介绍了它们的材料和用途。抬头向上看,是巨大的圆形穹顶,它大到什么程度呢——可以精确地嵌入一个直径为43米的球体!
为了支承起这样一个巨大的跨度,古罗马的工匠们在穹顶的混凝土中采用了轻质的火山浮石作为骨料;反之,在厚实的圆柱形墙体内,他们采用了密度更大、更加坚固的石灰华和泥灰岩等当地产出的石灰岩。
另外,我们注意到,神庙圆形的穹顶上有一个大圆孔,透过它我们可以感受到一天当中光线的变化。关于这一点,《认识建筑》里有一段不逊于任何风光散文的摹写:
通过圆孔,来自天空的光线带着漫射的光晕,微弱地照亮建筑内部的空间,而强烈的直射阳光则源源不断地涌入,在幽暗的室内形成一个明亮的大光点。
光点的移动使得建筑内的栖居者能够感知一天当中时间的变化以及一年当中季节的变迁。随着天光的流逝,椭圆形光点沿着灰色的、嵌有藻井的穹顶逐渐向下滑落,掠过大理石的墙面,缓缓地横扫过彩色的石砌地面,然后又爬上另一侧的墙面和穹顶,最后随着太阳落下地平线而消失,只在建筑内部留下暗淡的暮光。
若是遇到暴雨天气,我们在万神庙中的体验会更具神秘感:空间内部混沌一片,仅有的一束微光来自屋顶的圆孔。它与倾泻而下的雨水一同涌入,仿若一根光亮的水柱落入房间的中心……
《认识建筑》
所有深刻的建筑作品,其本身就是一个各方面都表现优秀的、自成一体的独立完整的世界。
03
模拟真实游览情景,
开启环球云游建筑之旅
要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在场感,光靠文字描述当然是不够的,作者还为每一座建筑配上了平面图、全景图、局部细节图,并且将文字与图片结合,贴心地为读者规划了每座建筑的游览路线。
当我们《认识建筑》,会发现素白的纸面上点缀着许多标着数字的小红点,与封面的大红正圆相呼应,这些的小红点其实大有玄机。
以萨伏伊别墅为例。
翻开这一小节,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别墅的外观图。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在图的上方有一个数字“1”的红色的角标。而当我们读到正文也有红点“1”的时候,它所描述的正是我们在图1所看到的景象:
我们继续往下读,不久便会在文中遇到红色圆标“2”,这里开始介绍别墅的门厅了,而在同一页我们可以看到同样被标注为“2”的门厅实拍图。3、4、5同样如此,图片与正文是一一对应的。
除此之外,每座建筑还配有一幅精确的平面图:
在平面图上,亦有红点标示与实拍图和正文一一对应。这样一来,读者不仅可以通过文字深入肌理地触摸这座建筑物,还可以同步看到视觉呈现效果,甚至对目之所及在整座建筑中的相对位置都一目了然。最后作者把行文足迹用红线串联起来,将散落的亮点连成动线,作为素人游览路线参考。
这本书上对建筑的讲解,不是干瘪的资料堆叠,而是力求在二维的纸张上营造起一座座三维空间,给读者带上VR眼镜从各个角度细细欣赏。
03
装帧工业感十足,
恰如一座微缩建筑
颜值决定了是否愿意把一本书带回家,而阅读的舒适性决定了是否愿意经常翻阅它。《认识建筑》在颜值和阅读体验上都下足了功夫。
为了配得上它有趣的灵魂,装帧设计师赋予了它一个英俊的外表,混凝土色的外壳大概是得到了安藤忠雄的真传,书籍本身就是个经典的现代建筑般的存在。
要想书不易变形纸张硬挺是关键,而本书在选纸时经过层层实验终于找到了一种可以兼具挺阔造型和较轻质量的进口纸张,厚实而不厚重,这么一本大部头怎么读都不会累!
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这种体验,就是以图为主的书大都纸面光滑、色泽鲜艳,但会反光留手印,而以字为主的书纸张泛黄有淡淡书香但偶尔有几张插图,颜色就很容易出现误差。这对于图文量都很大的《认识建筑》是不小的挑战,要想不反光不留手印,上色难度就很高,要想色泽鲜亮,就很难不反光留手印,最终印刷老师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在上色难度稍大的纸上呈现出还原度极高时色泽,规避了反光、易留手印等大图册书的通病。
然而阅读只是一个起点,本书诣在告诉我们如何去体验建筑。我们一天当中的大多数时光都处于一个有形的实体空间里,所以不止在游览某个景点时我们在体验建筑,出行经过火车站、飞机场,甚至在办公室默默搬砖时,我们也在体验建筑,只是我们无法用专业的语汇将我们的体验诉诸口形诸笔端,让这本书为我们打通认识建筑的任督二脉吧!
后浪x魏小河流域《认识建筑》原价:198元小河流域读者价:138元点击下图购买?
-更多好物-
-the end-魏小河,一条未知终点的河。点击阅读原文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