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北大的无畏

北大的无畏
黎荔

我不敢轻易为北大写些什么,北大让我笔拙而情怯,就像当年徐志摩1931年11月19日遇难后,整整四年时间,一生红颜知己林徽因,无法写下哪怕一行的纪念文字。其实正是这样,才格外耐人寻味,让人想象她的内心,是何等的曲折幽深。
我心中的北大,其实有两个字可以刻画它的性格,那就是无畏。近百年来,这里成长着中国数代最优秀的学者。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的独立思想,而这一切又与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以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精神魅力。1916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了“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一扫原有的官僚作风和腐朽风气,为北大奠定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北大精神内核就是自由与容忍,独立与无畏。在北大,有这样一群前赴后继的人,无畏无惧,把真相看得比生命更重要,把民族存亡的念头放在胸中。在中国现当代史上,再也没有一所学校能够像北京大学对中国有如许巨大影响力,它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等的中心发源地,也是多种重要政治思潮与社会理想在中国的最早传播地。北大伴随了百年中华的世纪更迭。
回望史册,在时代的剧烈变迁与动荡中,那数代北大人,读书,论世,南渡,北归,每个人都非常固执,他们固执到底,绝不见机行事,绝不为时代一切精神物质潮流所动,绝不被各类集体无意识左右。一个个爱恨情仇,个性鲜明,他们只是自己,只能是自己,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一句话:他们是无畏的。想想当年他们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那些夜雨孤灯下的奋笔疾书,那些炮弹纷飞下的读书教学,那些斧钺相加而咬牙坚持,那些笔削春秋而令乱臣贼子惧,这是我们这个民族真正可歌可泣的品质。这一品质依旧还能在苍凉乱云的天空,耀如星灯般召唤代复一代信念加持的无畏前行者。

这种无畏,不是无知者无畏,而是有知者的无畏。无畏、大爱、探索与牺牲精神,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能力表现出这样的品质。那个年代最有风骨的知识分子,都挺身而出、坦然担当历史责任。永远向往光明,并且无所畏惧。这种无畏,对于教师而言,是知道每一个学生的价值在于其天赋与禀性,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尊重这种价值,让每个人的特性发展到极致,无论政治如何逼人,无论现实如何严峻,他们坚持为国家为民族多多培养和保存人才的种子。这种无畏,对于学生而言,就是坚信,人作为一种拥有开放意识的独立主体,应该对所有未知的世界充满无畏和反抗,不管从哪里来,不管本身多么弱小,只管抱定宗旨,砥砺德行,勇猛精进。师生之间,彼此很相似,相互很自如,都是勇者无畏。于是,师生间问难质疑,坐而论道的学风,那种民主自由的风气,成为北大异于其他大学、吸引后来一代又一代学子的独特传统。
百年北大,屋舍与花木依旧,沧桑与风流并存。一代学人,从燕大到北大,从风雨如磐的旧中国到急遽变迁的新世纪,他们的持守,他们的抗争,他们的人生,他们的学问,都沉潜在这满园子沉静的光阴之中了。百年光阴,留下太多恒久的记忆;一草一木,记载太多悲壮的传说。写到这里,我不知如何落笔于当今北大而结束全文。就用诺贝尔奖得主吉卜林的一首诗《如果》来结束吧!因为这首诗最好地阐释了我心中的“无畏”:
《如果》吉卜林
如果在众人六神无主之时,
你镇定自若而不是人云亦云;
如果被众人猜忌怀疑时,
你能自信如常而不去枉加辩论;
如果你有梦想,
又能不迷失自我;
如果你有神思,
又不至于走火入魔;
如果在成功之中能不忘形于色,
而在灾难之后也勇于咀嚼苦果;
如果看到自己追求的美好破灭为一摊零碎的瓦砾,
也不说放弃;
如果你辛苦劳作,
已是功成名就,
为了新目标,
你依旧冒险一搏,
哪怕功名成乌有;
如果你跟村夫交谈而不变谦恭之态,
和王侯散步而不露谄媚之颜;
如果他人的爱情左右不了你,
如果你与任何人为伍都能卓然独立;
如果昏惑的骚扰动摇不了你的意志,
你能等自己平心静气再做答时……
那么,你的修养就会如天地般博大,
而你,就是个真正无畏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