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当仁不让于师(当仁不让于师,禅者的自信和勇气!)

当仁不让于师

禅是活泼的
相信大家都没有异议
为什么说修行中
不拘泥于文字
更不要拘泥于方法呢
怎样才能走出自己的风格
而不至于变成“狂禅”呢

师看经,有僧问:“和尚寻常不许人看经,为什么却自看?”
师曰:“我只图遮眼。”
曰:“某甲学和尚还得也无?”
师曰:“若是汝,牛皮也须看透。”
——《景德传灯录》

药山惟俨禅师,在我们的“禅公案”专栏里已经介绍多次了,他是唐代高僧,石头希迁禅师法嗣,曹洞宗始祖。由于他名声在外,导致很多人想见贤思齐:
药山惟俨整日手不释卷,其他人想要效仿,都被他劝阻,生怕他们沉溺执着于名言文字,而忘了明心见性的宗旨。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则公案其实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禅是活泼的。习禅的人不应拘泥于前人轨辙,而当走出自己的风格。公案中的学僧,到底应该看经,还是不应看经,别人的意见也只是参考罢了。

当仁不让于师
这则公案让我想起一位老师在茶道课上讲的一句话:“我不是要教出另外一个我。”这句话,蕴含着深意。
有时到寺院去听晚课的诵经声,自己也会看经、读经,听师父们讲经,却未曾想过要去超越什么,创造什么。比如,当读一本经典时,自当以“空杯”心态去阅读,但有时也会出现思考停滞、木木呆呆的状态,还会纠结于表面的文字无法自拔,难以将所学同自己真实的生命相连接。
“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这是禅宗中很有名的几句话,体现了佛弟子的勇猛精神和气概。当仁不让于师,才是师之真正弟子!
如果只是因循师父的见解,而没有自己的思想,那么假设师父是100分的话,那我们也只能得50分,离及格差得远哩!所以,现代很多老师鼓励学生们要带着批判的思维主动学习,要有自己的见解,这是很重要的。

师父抛转,弟子创新
王常侍一日访师(临济义玄禅师),同师于僧堂前看,乃问:“这一堂僧还看经么?”
师云:“不看经。”
侍云:“还学禅么?”
师云:“不学禅。”
侍云:“经又不看,禅又不学,毕竟作个什么?”
师云:“总教伊成佛作祖去。”
 ——《古尊宿语录》卷四

看经、打坐都是方法。方法的存在是为了达到目的,如指月的手指、过河的舟船。而达到目的的方法不是唯一的,不可把追求真理的方法当作教条。禅者悟道,不立文字,并不是说要摒弃文字,而是不拘泥于文字本身。如此的话,反而可在千变万化的文字中顺正归源,收放自在。
每一位禅师都有各自不同的传法方式;他们对每个弟子的教育方式,也各有不同;每一位弟子证悟的途径,自然也不相同,且得衣钵之后也不全似其师的行事风格。所以,师父更像是在抛砖引玉,以充分调动弟子的主人翁精神。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学人努力学习,有责任秉承师门家风。同时,也需善于思考,勇于创新,以六祖门下的马祖道一为榜样。

禅者,敢于打破局限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我们在学习与行事中,要敢于对既有的方法多一些审视和反思;不盲目、不死板,当然也不可落入“狂禅”的境地。真正的禅人,永远在打破旧的藩篱,突破固有的局限,永远是自由活泼的存在,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有人“春看百花开,秋睹黄叶落”,通过观察自然的变化,得以入道;有人深入经藏勤于思维,也得开悟。证悟各有门径,修行自是多途。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挑灯夜读困惑之时,或有此般孤独感袭来,但也会有拨开云雾明了之时,会像洞山禅师一般,做出《过水偈》这样的好诗: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却不是渠。应须与么会,方得契如如。
今天,你要看经吗?
文字|某丙  插画|小名  美编|妙知  编辑|巍然

往期推荐

宗性法师:无形的内心世界
观世音菩萨出家日!各位,怕是对“出家”有什么误会?
“四大菩萨”会保佑我们吗?是要跪求,还是自求?

当仁不让于师相关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