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塔语文学刊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首先祝各位大孩子们节日快乐啊!那么此时此刻,身为孩子的我们有没有想到自己的母亲呢?老舍先生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到:“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母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作家们也总是用质朴无华的文字,书写母爱的回忆,将他们对这一永恒主题的理解寄托在作品之中。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了不少相关篇目,本文选择部分来进行“母亲”形象分析。
《秋天的怀念》
《秋天的怀念》是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的短篇散文,写于1981年。史铁生既双腿瘫痪又患严重肾病,在一直陪伴他的母亲逝世之后,他执笔诉说,写下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文章很短,不过八百余字,且全文无一字谈母爱如何,但母爱却渗透于每句话、每个动作之中,句句含情,令人动容。
本文善用动作描写来刻画母亲形象。如文章中儿子情绪激动时,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最后再“悄悄地进来”,保护着儿子的自尊心,给予他发泄的空间;当儿子失去信心,捶打双腿时,母亲扑过来抓住他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当儿子看着窗外的树叶飘落时,细心的母亲怕儿子触景生情,用自己瘦弱的身体“挡住”窗外让人悲戚感伤的黄叶;当儿子同意去北海看花时,母亲“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儿站起”,在旁边“絮絮叨叨”……
这些动作描写,为我们呈现了一位小心翼翼、宽厚包容的母亲形象。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曾提到“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加倍的。”因此,即便自己重病在身,面对儿子的冷脸,母亲还是选择理解,她深切体会到儿子的痛苦,并期盼儿子只要好好活下去就行,其它的一切在此刻并不重要。这就是母亲,甘愿将孩子的一切都视为自我之上。
《散步》
《散步》一文写于1985年,此时作者莫怀戚的父亲去世,母亲处于丧偶综合征的微妙阶段,强烈需要子女们的陪伴。作者借“散步”这件小事表达了自己对亲情的态度,对生命的感悟。正如他在《〈散步〉的写作契机》中谈到:“写《散步》是在发一种‘生命的感慨’,以‘散步’作为思想感情的载体,意在强化‘生命’,淡化伦理。”
本文并未做长篇大论,而是通过母亲在面对“走大路还是小路”这一分歧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性格。尽管身为一家之主的“我”做出了选择,但是最终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一句话,不仅仅是权衡和妥协,更体现了母亲对晚辈的浓浓爱意。她时刻做好了委屈求全的准备,并且甘之如饴,这又何尝不是我们记忆中的母亲?一直默默付出,却总是忘记自己。
《金色花》
《金色花》选自泰戈尔《新月集》,全诗在宗教般虔诚圣洁的氛围中流淌着浓浓母子情。整首诗打破以往歌颂母亲的传统形式,而是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借金色花的视角来观察母亲,以孩子的活泼可爱来反映母爱的光辉,作者的这般想象可谓是新奇又美妙!
文中孩子化作金色花和母亲有了四次“嬉戏”:第一次是母亲寻找孩子,已变作金色花的孩子暗暗匿笑,不作回应;第二次是在母亲祷告时,开放花瓣,释放香气;第三次是将影子投到母亲的书页上;最后一次则是在母亲拿灯去牛棚时,突然出现,恢复原形。
整首诗中并没有对母亲进行正面描写,而是从孩子的视角进行叙述,语言俏皮可爱,欢畅流利,通过母子互动刻画出一位沉稳安静、善良慈爱的母亲。
《荷叶·母亲》
《荷叶·母亲》是冰心先生借景抒情,赞美母亲的一篇散文诗。全诗读来流畅舒缓,清新隽永,不仅展现了一幅优美的荷叶红莲图,更刻画了一幅慈爱的母亲像。本文象征意义明显,以荷叶喻母亲,以莲自比,表现母亲保护孩子的天性与本能,讴歌母爱的伟大。
夏日里,暴雨忽来,雨打红莲,荷叶护莲,这本是再普通不过的自然现象,冰心先生却从中看出不一般的哲理:荷叶似母,红莲似子,不管迎来怎样的困难与打击,母亲不也正如这荷叶一般挺起孩子的一片天吗?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常言道:“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的确如此,不管是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为了孩子,“母亲”便可以成为最厉害的生物。“妈妈”这个词,只是叫一叫,也触动心弦!
《回忆我的母亲》
《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是朱德同志为纪念母亲逝世而作。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为朱德母亲举行追悼会,领导人、士绅伤民代表均参与其中。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领导人的母亲举行公祭仪式,如此殊荣,这该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啊?
全文中并没有直接对母亲的语言进行描写,所有叙述均以朱德同志的视角展开。在朱德同志的眼中,母亲是个聪明能干、热爱劳动、勤恳踏实的典型农村妇女,她一生都在为家庭忙碌。同时,这也是位深明大义、宽厚仁慈的母亲:教孩子与困难斗争的经验、教孩子生产知识和革命意志、支持孩子参加革命。母亲少语,却是一直用劳动和行为举止向孩子传递着正能量。
这样一篇回忆录,全文以口语写成,按照时间顺序,用件件小事串联起母亲的一生,凸显母亲性格,表现母亲的教育对“我”人生道路产生的深刻影响,可以说,朱德同志后来的成就离不开母亲的言传身教。
人物形象分析是历年中考的考查重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在对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任务中明确提到“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和人物形象分析,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文选取了五篇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课文进行简要分析,并针对各自人物形象塑造的特点总结了以下分析方法:
1、借助描写方法
借助文本中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和细节等正面描写或是一些侧面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肖像描写能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和经历;动作、语言描写可表现人物的情感、态度;细节描写通过对人物即环境等方面具体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侧面描写主要通过对比反衬主要人物特点。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来体现母亲性格特征的;泰戈尔的《金色花》则一反常态,并不直接写母亲,而是以孩子的行为反衬母亲形象。
2、借助故事情节
通过情节的发展来分析人物,因为人物性格支配、影响着故事情节的进展,同时,人物性格又能通过情节获得有效展现,如莫怀戚《散步》一文,通过母亲让步愿意走小路这一故事情节简单利索地反映母亲形象。
3、借助环境描写
环境与人物关系密切,人是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和活动的。自然环境的描写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烘托人物性格;社会环境的描写显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揭示人物性格特征。《荷叶·母亲》中,作者通过外界自然环境的狂风暴雨联想到自我的内在情绪和遭受的打击,将母女情表现得恰如其分;《回忆我的母亲》中,作者通过特殊社会背景之下,母亲的日常小事及行为举止凸显人物性格。
4、借助作者倾向
要注意文中的议论性的句子以及其他人物的看法,确定作者的态度的褒贬与否,把握其情感倾向,在此基础上得到对人物形象较为全面的概括。《回忆我的母亲》开篇便提到“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直接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全文中也有不少类似描写。
真题再现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西游记》塑造人物形象常常把人物性格和某种动物的习性巧妙结合。请从下面人物形象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故事情节简要分析。
①孙悟空 ②猪八戒
(2)《水浒》常把两个人物放在一个事件中来塑造,充分展示人物不同的性格。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项,结合所给故事的相关情节简要分析。
①鲁智深与林冲(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②李逵与宋江(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解析:本题要求学生在故事情节的基础之上把握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这里,不仅是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还考查了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1)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路遇千年尸魔白骨精,为让计谋得退,她先后幻化成村姑、老妪、老丈,均被孙悟空识破并将妖怪的肉身打死。为保师傅安全,即便被误会,他也强忍紧箍咒的痛苦,赶走妖怪。由此可见孙悟空重情重义,有智慧,考虑周全的性格特点。
②猪八戒:高老庄娶亲——猪八戒变身壮汉,被高家招作女婿,虽食量惊人却勤快能干。可后来常现原形、来去飞沙走石,又将高小姐锁于后宅。高家惊恐,请人降妖。悟空得知详情,变作高小姐模样,百般戏弄八戒,将其降伏。由此可见他踏实肯干,贪吃好色,自作聪明的性格特点。
(2)①鲁智深与林冲(大闹野猪林):林冲被押开封府,当案孔目孙定与府尹将林冲刺配沧州,陆虞候买通防送公人于途中杀害林冲。在野猪林,林冲被绑在树上,关键时刻,鲁智深途经野猪林并出手相救。
林冲:对于社会的压迫、邪恶一味地委曲求全、逆来顺受;
鲁智深:做人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对朋友肝胆相照。
②李逵与宋江(及时雨会神行太保):节级来寻宋江要常例钱,两人发生言语冲突,节级要打宋江,宋江说出吴用的名号,节级便邀宋江同往城里叙旧。两人在江州域一酒肆弄清楚了事情经过,冰释前嫌,推心置腹。此节级便是神行太保戴宗。
李逵:爽直大方,却又十分的霸道野蛮。
宋江:疏财仗义、济弱扶贫、孝亲敬友。
——2019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名著阅读”部分
10、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解析:《父亲的长笛》一文中,母亲作为次要人物出现,主要作用就是通过母亲的言行反衬父亲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凸显主题。
①从情节看,母亲的话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疑问;又是母亲的话交代父亲断腿的原因,使情节有波澜、更完整合理。
②从人物形象看,母亲打她、训斥她与父亲的沉默形成对比,表现父亲的隐忍和对女儿的爱,突出父亲的形象。
③从主题看,母亲在听父亲吹长笛和她哼唱时流露出的幸福,突出了家庭的和谐、温馨,丰富了文章的主题。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父亲的长笛》
END
往期精彩
专访 | 刘恪:踽踽独行 又兼踽踽独行
铁塔钟声 | 名师课堂启示录:言之熠熠,情之切切——观余映潮《散步》课堂实录有感
铁塔情韵 | 一生一老王,一世自思量——杨绛的“愧怍”,另一种视角看《老王》
铁塔百味 | 语文品趣:入得府宅去,出得山水来
铁塔前沿:名著经典钩沉 | 基于阅读法品析《平凡的世界》
图文 |邢敏捷
编辑 |张明月 刘海宁
审核 |马 瑞 李章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