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桃花源论坛 || 胡任之《缤纷四美桃花雨 ——解黎晴先生散文集《桃花缤纷》读后》

缤纷四美桃花雨
——解黎晴先生散文集《桃花缤纷》读后
文/胡任之
读完黎晴兄的散文集《桃花缤纷》,忽然记起似曾读过或听过的四句话:
地以人传,人赖文著;文合时作,时助地饶。
意思是说,一个地方所以出名,往往因为这个地方出过杰出的人物;而杰出人物所以流芳百世,很大程度上是因他(她)的诗文。那些流芳百世的诗文,则一定是拜那个时代所赐;而这个时代又反过来决定了这个地方的繁荣昌盛。
桃源大约就是这样的一个所在。
谁都不能断定,没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没有现在中外闻名的桃源;但谁也不能否认,假如没有陶渊明的那篇记文,宋太祖就不会因以析置桃源县,即使析置也未必以桃源为名;假如不是以桃源为名,文人们就不会创造出东方乌托邦式的理想国——世外桃源;即使有个什么源,也不会引来无数帝王将相、谪臣贬吏的流连忘返,为僻处一隅的桃源,留下3000多首(篇)灿若桃花的诗文、500多幅(通)臻于妙品的楹联、题榜与石刻……
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千百年来,古今中外,无数人踏访过桃源这块人间乐土,无数人为她留下不朽的诗文歌赋;而黎晴兄的散文集《桃花缤纷》,以其“缤纷四美”的靓丽色彩,一定会是百花盛开的桃源当代诗文歌赋丛中耀眼的一支奇葩。
一美:至捷才情诗意美
自古以来,人们常常将散文与诗连在一起,所谓诗文一家、诗文一源。
和诗歌的以抒情为主、通过意境表达思想感情不同,散文则以写实为主、通过图景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散文若没有了郁达夫所说的“散文的心”——作者情思的寄托点、情感的爆破点,情景、意境的交融凝集点——散文的诗意美,散文也就仅仅是一座没有灵魂的一些散乱文字的堆积仓库罢了。
打开《桃花缤纷》的开篇之作,看到题目《走在千古骚人的身后》,就引起读者的无穷遐想:谁走在骚人身后当然是写作此文的人以及阅读此文的人了;那是一个怎样的骚人?自然是千古流芳的骚人。为什么是走?而不是跑?不是踱?短短的九个字,营造出一种古今叠印、人我一体的观照空间,烘托出一种历史隧道、人不绝途的浑蒙场景。透过题目,读者就会暂时抛却以往的阅读经历,跟着作者的思绪,重构并进入别有天地的“世外桃源”新境界……文章最后写道:
千百年来,行走在桃源山坎坷道路上的,为什么多是诗人?这条路,让人忧心忡忡,茫然四顾。但每逢曲折处,总有一朵或一树桃花鲜艳地盛开。开路人新辟的路,拓宽了狭窄的难以行进的泥泞,脚下不再有长长短短的迷途。走在通往桃花源的道路上,千万株桃林怒放一朵朵热烈的风流。
这是作者站在文化与历史、文学与人生、精神与故乡等多重交叠维度,对“万古桃花源,年年景不同”的最富情感与诗意的解读。散文不是史学论著,不可能板着面孔说出这些大道理;但散文允许作者直接站出来,用各种方法向人们倾吐自己的情思和旨趣,对读者加以指点——只不过,这指点必须是富有情感和诗意的。如果把上述文字分行排列,何尝不是一段赞美桃花、歌咏家乡的现代诗歌小令呢——
千百年来,行走在桃源山坎坷道路上的
为什么多是诗人?这条路
让人忧心忡忡,茫然四顾
但每逢曲折处,总有一朵
或一树桃花鲜艳地盛开
开路人新辟的路
拓宽了狭窄的难以行进的泥泞
脚下不再有长长短短的迷途
走在通往桃花源的道路上
千万株桃林怒放一朵朵热烈的风流
《桃花缤纷》全集,类似于这样的文眼即郁达夫所说的“散文的心”——充满诗意的句子、段落,俯拾即是,有如串串珠玉充盈其间。这里仅举一例,更多的诗意美,且留待读者诸君各发其现、各美其美了。

二美:至深哲理境界美
关于文章的境界美,清代文艺理论家刘熙载在其著作《艺概·文概》中是这样论述的:“远想出宏域,高步超常伦”,“为文不难,有其胸次为难也。”
这里的“远想”、“胸次”指的就是文章的境界;而散文的境界,一般都寓于诗一般的哲理、警句之中。
如《五柳湖赏荷》这篇散文,按照一般的写法,沿着“见荷、观荷、赏荷”的思路,写出荷花的不同形质,至多再做一些拟人化的描摹,大体上就算一篇较成功的赏荷之文了。但本文突破了一般的写作窠臼,另辟蹊径,在写出了荷花的“只可远观、不可近玩”的高洁品质后,还写出了独具睿智的“弦外之音、文外之理”:
静静地谛听一朵朵荷花初绽的音响,感到——荷,自能顺应天地四时,长成一种卓然的高洁;人呢?难道不能永葆自然的纯情与高贵的节操么?
写到这里,作者的笔触戛然而止,问而不答。在相对纯真的自然万物面前,人要冲破时俗与欲望的羁绊,像这一朵朵荷花那样永葆纯真,显然只是作者的一种奢望了。所以,就算有答案,但要劝早已习惯于岁月匆匆、红尘滚滚的人们,停下匆匆脚步、冲破滚滚尘埃,驻足于一池碧波,欣赏于一擎荷盖,有可能么?作者不是道德家,散文没有说教癖;但以这样的笔触,轻轻一点,在读者的心中,难道没有留下隐隐的刺痛与静静的沉思吗?
我想是有的。
《行吟鬼柳与思屈亭》一文,写的是沅江边、桃源县尧河古渡旁一颗古柳与思屈亭的故事。这颗栽种于2200多年前的古柳,是如何地几度枯荣、几度沧桑,如何地超越历史烟云的遮蔽与人世变换的摧残;这座古亭如何地在屈原行吟至此时就已矗立,从此之后如何地拆拆毁毁、修修葺葺……如作详实的考证,没有万而八千字是说不出个子午寅卯来的。
但在作者的笔下,用了不到1500字,既写出了屈原作为伟大的爱国者苦苦追求德政而遭受流放的厄运与末路之悲,也写出了鬼柳日日夜夜、年年岁岁不辞孤独冷清为屈子招魂的执着,还写出了古亭酷暑接纳路人歇脚乘凉的大度、秋夜欢迎知己对酒当歌的通情,以及惠及无伞路人、无家流丐的恩德。文章最后,作者满蘸浓墨、饱含深情,写出了对千古屈子、千载古亭的敬仰与礼赞:
思屈亭留给一辈辈后人的便是永不止息的启迪——过眼烟云的不过是个人的进退得失,与天地同重的只能是国家民族的荣辱沉浮。经受千百年来的春秋更替风雨沧桑,思屈亭仍然世世代代享受后人崇高的凭吊和香火的祭祀,这岂不是历史对华夏的脊梁民族的灵魂——屈原,最高的奖赏最美的评价什么?
大约,这就是散文的境界美的永恒魅力所在吧。
三美:至浓乡愁主题美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存在与超越》中写道:“当代世界面临着历史连续性断裂的危险,所以我们必须审慎地把握以古建筑、古村落、古代文化样式等文化遗迹遗址形式存在的历史记忆,发现养育我们现代人的生命源泉。”
这里,哲学家提出了一个以“古建筑、古村落、古代文化等文化遗迹遗址”为表征的历史传承命题——乡愁:如果任由这些“乡愁的载体”毁弃、消逝、湮灭,那么,历史的断裂就会成为事实,我们就会毁灭自身,我们所置身的文化、精神世界就会变成一片荒芜。
中国几千年悠久的农耕文化,造就并留存着数不胜数的一道道美丽的风景。一座家族祠堂,一处世传祖居,一颗槐树下的千年古井,承载的是祖辈们在劳动和生活中产生的对忧乐、生死、婚配、祖先、自然、天地的敬畏与态度,叠印成的是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从而成为一代又一代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的哺育源泉、童年记忆与乡愁根系。
但是,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特别是城市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人口的剧烈流动,很多人的工作地点已经变成了他的第二故乡;这固然拓宽了人们的生存空间与文化视野,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出现,很多地方即使以文化的名义、经贸的手段再造了很多“风景”,也只不过仅是作为表演、旅游之用的复制场景而已,“乡愁”已是“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原乡”了。
这份面对“正在变得陌生的故乡”时说不出、回不去的失落心态与无奈情绪,就成为了当代文明人心底那个最坚硬而又最柔软、最厚重而又最缥缈、最庄严而又最平常的情感痛点。这样,乡愁就不仅仅是一个哲学式的文化命题,而是当代文学艺术家们笔下永恒的主题之一了。
正因如此,翻开《桃花缤纷》全集,几乎篇篇都闪烁着“乡愁”的朦朦身影与淡淡愁绪;处处都凸显出桃源人从不知秦汉、无论魏晋的渔郎时代走进朝阳大道、福地洞天的新世纪时的那一份精神自豪。甚至,只看集子的名称,也令人一下就可以触摸到桃花开过、落英缤纷的暮春时节,朋友古道揖别、回望尽是乡愁的千古感伤……
当看到桃源三塔(楚望塔、回风塔、文星塔)三阁(漳江阁、文昌阁、白佛阁)重修蒇成之时,作者透过绵绵楚山白云笼罩下的塔影、清清沅水倒影中的阁图,看到的是桃源人精神家园的重建,所以送出“政治清明修塔,太平盛世筑阁”的礼赞,发出“承启先辈出生入死韧战苦斗的风骨,着意改造地球上的生命吧,桃花源中人”的祈愿。(《五百里间楼第一,二千年后月当中——桃源三塔与桃源三阁》)
打开《跨越千年沧桑的廊桥》这篇散文,会情不自禁地跟随作者,走进桃源西北角的牛车河镇,去看那座跨越千年沧桑的廊桥——殷家风雨桥。初见此桥,谁都会被它“迥异于以美妙风姿装点西湖残雪的断桥”的原始气质所震颤,为它“迥异于以执柳送别流芳千古风云的灞桥”的纯朴本真所倾倒。因为这座风雨桥,“不仅是避冰躲雪之所,歇脚栖息之地,更是让身与心、灵与肉快乐的天堂”;还是在“酷热的盛夏之际,繁忙的耕耘之后”,安抚山民们疲惫已极的躯体的天上人间;还是让“溪水蛙鼓响在耳畔、山风林涛吹在身上、丰收喜悦漾在梦里”,愉悦山民们的人间天上;还是让“外地跋涉而来的旅人,歇一下长途走痛的脚板、喝一口桥头陶缸放置的凉茶、低头回想走过的蜿蜒曲径、抬眼瞭望前面遥远路途”的地方。
透过作者笔下的廊桥,分明看到的是一幅历史与现实重叠于桥边青烟、传统与现代碰撞于桥外深山、当下与彼岸交映于桥下碧波的“乡愁浮世绘”。
四美:至巧匠心剪裁美
一般文学理论教导我们,阅读、欣赏、评价一篇散文的优劣,大致可以从“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即散文的三要素入手;而如何评价一部散文集,虽没有绝对的通行标准,但也似乎可以参考“一篇评”的标准。所以,对黎晴兄的散文集《桃花缤纷》,从“诗意美、境界美、主题美”三个维度,给出了我的阅读心得。
可为什么多出来一个“剪裁美”呢?
作者在《桃花缤纷》后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不妨抄录如下:
这本薄薄的散文结集,是我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发表诗歌的同时所揭载散文的一部分,总共发表散文、散文诗、游记和随笔大约在600篇(次)上下。在全国34个省市区包括孤悬海外的宝岛台湾、珠江口畔的国际都市香港和濠江波涌的南疆佳丽澳门,都曾多次登载我的文学作品,全国380家以上的报纸、刊物和出版社容纳了我,扶持了我,培养了我……
据此,我对《桃花缤纷》的文集容量、文章内容、篇章结构作了一个大致统计分析后,做出了“至巧匠心剪裁美”的评价:
第一,《桃花缤纷》文集容量为54篇,与作者发表的600多篇数量相比,54篇显然是作者的精选、得意之作。这是作者作为桃源本土作家,向家乡及家乡读者群所奉献出的最精致的54朵“桃花”,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与对读者的敬畏,所谓“卅载奉甘饴,篇篇如宝玉”。
第二,《桃花缤纷》全部54篇散文内容,基本属于吟咏桃源历史人文、山川风物、田园故乡的范畴,显然也是作者精挑细选的结果,不是敷衍应景的裒辑之作。
第三,《桃花缤纷》由“桃源境界”(18篇)、“沅江沧浪”(18篇)、“武陵佳致”(18篇)三个板块构成,其中深意,足见作者的至巧匠心:
“桃源境界”板块,笔墨重点放在桃花源风景名胜区主要的知名景、区景点上。这是桃源所以称为“地理桃源”与“精神桃源”的奥秘所在,是作者赋写家乡桃源的立足点与出发点:没有了“桃花源”,桃源就只是个地理标志,由此附着的一切精神层面的东西将消失殆尽,既不会有“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的美誉,也不会有“桃花源里好耕田”的遐想了。
“沅江沧浪”板块,作者的视野专注于桃源人视之为母亲河的沅江一水、沅水一带。这是桃源所以称为“渔郎之乡”、桃源人所以称为“灵醒之人”的文化性格所自,是作者借以远瞻先贤、高歌家美、后继殷望的抒情平台:没有沅江的滋润,当年行吟泽畔的屈子就不会有“沅芷澧兰、君子美人”的比赋,沈从文的《湘行书简》也不会给“沅江白帆”与“后街风雅”留出偌大的篇幅。
“武陵佳致”板块,文集的触角则超越桃源僻壤的束缚和沅江河岸的逼仄,深入到湖湘文化重要一隅的旧之朗州、今之武陵,
用善卷德山的古雅、朗州司马的柳叶,为僻壤桃源的小县历史借由沅水的激荡而冲入洞庭、汇入长江,进而融进中华文明的版图,找到一个恰如其分的链点,增添一抹昂扬自信的底色。
所以,我用“至巧匠心”,为《缤纷桃花》添上最后一美!
三十七年前,那时我二十三岁,正在沅江之滨的一个小镇中学做语文老师;因为一份名叫《鹭鸶洲》的文学小刊的牵引,认识了七八位如黎晴兄这样的文学青年。自那以后以致于今,我与这些文学青年的关系,借用一句古语形容,就是一种“相见亦无事,不来忽忆君”的淡水之交。
三十多年来,当年的文学青年大多告别了当时为之梦绕神牵的文学之梦,融入到平凡的红尘生活之中;但黎晴兄是个例外。他不但坚守着自己的文学之梦,而且还守出了属于自己独有的一片文学天地:荣誉齐来,著作等身。
去年6月初,黎晴兄刚刚退休,约我和熙华兄到他的居所饮茶,送我们一本他的新作《桃花缤纷》;因为天已炎热,收到文集后就束之高阁了。
庚子新年伊始,新冠疫情突袭而来,处处封城,人人敛足,所以有时间详读其大作。其间琐事纷扰,断续续续,直到人间遍是桃花开的四月,才读完;合卷之时,记下了四句打油诗读后感:
三十七年旧梦惊,读君新作愧无名。
缤纷四美桃花雨,忧乐千方故土情。
写完四句打油,好为人师的老病又犯了:借“缤纷四美桃花雨”为题,开始为《桃花缤纷》写起了书评。忽然记起“医不叩门、师不顺路”的古训,开头的文章停笔了;不是矫情,只是怕惹避之若浼之嫌。
5月上旬,黎晴兄寄我一篇有关他的文集的评论文章,并请方便时“也来一篇”。于是,这篇文字终于完稿了。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的确,写成一篇文章是不容易的,何况结成一本集子呢?其中的艰辛,真的只有作家自己知道;而要领略《桃花缤纷》全集文章的美妙,不被评论的溢美或抑美之词所囿,最好的办法就是三个字:读书吧!
2020.4.23 拟稿于 静园
2020.5.31 完稿于 郁堂
胡先林,笔名任之,桃源漆河镇人,60后。桃源县诗词楹联学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在看在转;向真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