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王对强┃父亲的笔记本

一个红色皮的本子,里面的内容有新闻信息、歇后语、经典语录、古诗词、特色美食制作、庄稼种植、天文常识等等一系列看似凌乱而又丰富多彩的手抄笔记本——它就是父亲的笔记本。
2004年春季,父亲因突发疾病去世,一生勤耕劳作却没有摆脱贫穷的命运。那个时候,家里还没有电视机,唯一的科技产品是一台小小的收音机(安装两节电池的那种)。每当夜深人静,父亲便躺在被窝里,打开收音机,调换频道,收听一天的新闻信息。记忆最多是那时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总理的新闻,父亲是轻易不会错过的。为此,父亲有着他独特的见解:这是位为老百姓敢说话、敢做事的好总理。2003年新一届中央政府上台伊始,“非典”来势汹汹,蔓延全国。父亲每晚都在收听着疫情的防控措施。有一次收听到时任总书记的胡锦涛在广州考察疫情时,父亲什么也没有说,拿出笔记本,迅速写了两行字。渐渐地,这成了父亲的习惯,每次收听完新闻后,只要有想法,父亲就会拿出笔记本,简单地写几行文字。因此,父亲的笔记本里很多一部分内容是朱镕基总理的讲话内容,另还有几页是记录“非典”的。记忆总是无声无息地在心底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正是这种影响力,让我对朱镕基总理讲话的内容印象非常深刻。这个深刻的印象,在2011年得到了印证。2011年出版发行《朱镕基讲话实录》时,我很快买了一套(共四卷)。大约先后两周左右的时间就读完了。书中干脆精炼的语言风格,影响了我后来的写文以及做事风格——尽量做到精而简,不重复唠叨,其中最宝贵的价值认知就是“说到就一定要做到”。2013年再次发行《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时,我也第一时间买来细读,受益匪浅。
父亲偶尔也看几页书,有经典的语句或是段落,就会抄写下来,笔记本里的经典语录专栏,就是为此而设计!
时至2007年,母亲一个人已在家劳作三年了,辛苦万分却没有好的收成。考虑再三,决定在县城买房(后来买了两个窑洞),放弃祖父辈们的农耕生活。那个时候,我已在吴起采油厂工作两年了。经多方筹借,在亲人们的帮助下,历时两个月,母亲便搬进了县城居住。搬家的过程中,突然想到父亲的笔记本还没有带上,便翻来覆去地找,终于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虽然上面有落了一层尘土,但也蒙蔽不了我激动而又喜悦的心情。还有和它一块躺着的四方小盒子,也被我一同带到了新家。
安置好了家庭后,我又拿出父亲的笔记本,其中过眼就能记住的是一首诗的内容:隔窗望见儿喂儿,想起当年我喂儿。不怨我儿今饿我,恐后他儿饿我儿。是啊!自古以来的孝道,不仅是对儿女的呵护成长,更是对老人衣食住行的负责。简单明了的诗句,道出了人到老年的忧虑,也道出了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角色。这首诗的记录,是父亲那时人到中年生活和心理的真实写照,也是他真实心情委婉体现。而今,我又在中年人的道路上婆娑前行……
2014年夏季,父亲的笔记本和我又搬了一次家,同样是在安顿好了家庭后,我又仔细地看了一遍父亲笔记本里的内容,里面的腌制豆角、特炸麻花、秘制糖蒜等等一部分美食的制作方法,从食物材料到制作过程,都详细地用数字写着步骤。这些笔记里的菜单,父亲生前只是记了下来,却没有做过,因为那时的生活条件所限,菜单里要用的调料根本无法凑齐。但我相信,父亲是一定会做得了的,以我对父亲的了解,不感兴趣的内容,没有一定意义的内容,父亲是肯定不会做笔记的。也许父亲曾这样想过:有一天生活条件允许了,给孩子、给爱人以及他的老母亲,亲手做一道可口的饭菜?可惜天不假年,这个生活中的问号随着父亲的去世而成为最大的疑问。同样是这个问号,它带走的太多太多,留下的又太少太少。我也是从这次读过父亲的笔记后,开始认真整理着各种菜名的做法,断断续续居然也抄写了两本,时至今日,我还在烹饪的快乐中忙碌着、摸索着……
2014年读完父亲的笔记后,我把它放进了一起搬迁而来的四方小盒子里,盒子里还有父亲生前用过的一些小物件,每个小物件对我来说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就让父亲的这本笔记和它们一起安睡吧!
通过阅读父亲的笔记,仔细思考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发现我们浪费的时间太多,更有甚者觉得无所事事,百般胡乱折腾,无知无聊至极!我认为这都是自我虚度、不求进取、自我封步、安于现状的撞钟表现。想想父亲当年白天劳作一天,晚上还抽时间读读书,收听收听新闻信息,记录记录笔记。如果说物质财富的积累一定程度上是靠运气,那么精神方面的财富积累则完全取决于自己。今天这个美好的社会里,我们的物质条件已基本满足,忙碌之余的空闲时间相对也是比较多的,而这些空闲时间我们都用到了哪里?又做了什么?
王对强,生于1987年,陕西吴起人,延长油田吴起采油职工,业务爱好看新闻,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