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牛喜贵 |童年的年味?(散文)

关注↑↑↑我们获得更多精彩!
童年的年味(散文)
牛喜贵
2021.02.06
童年的年味,仿佛格外浓郁,对于新年的期许也特别的厚重。进了腊月我们小伙伴们在一起就把何时过年作为常常议论的话题。腊月二十左右,学校放了寒假,意味着年关的来临,全村的人们,开始为过年忙碌起来。孩子们更是板着指头数着距离过年还有几天。
那时候,在我们贫穷的小山村,一年吃不上多少顿细粮,所谓细粮,也就指小麦的面粉了。山村石多土少,坡地多平地少,杂粮多,小麦是稀罕之物,平常不舍得吃,总要留到过年。进了腊月,村里的几盘碾磨就更忙碌了,从五更到半夜,转个不停。碾子的吱扭声、石磨的呼呼声,加上笸箩里箩床和箩筛面清脆的撞击声,牲口拉着碾磨不断发出的响鼻声和叫唤声响成一片,似乎给山村带来年关将至的信号。那时候磨面,首先要淘洗麦子,用一个偌大的盆子倒进清水,把麦子倒进去,用荆条编织的罩滤搅动几下,再用罩滤把漂浮的麦糠和杂物捞出来,然后用罩滤把水中的小麦轻轻的捞出。摊到苇席上晾晒到半干,就可以磨面了。磨一次麦粉,也就是二十多斤小麦,这便是过一个大年美味享受。
我们家乡把腊月二十三叫过小年,是灶王爷爷升天的日子。灶王爷升天前要数人口,到天上汇报人间的情况,所以到这一天,当年娶的媳妇都要回到婆家,以便灶王爷来数人口。等过了二十三,就正式到了忙年的日子。我们小时候常念的顺口溜体现了家乡忙年的习俗:二十三洗灯盏;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等。说起磨豆腐,在那食物匮乏的年代,人们平常一年难得尝到一次豆腐的滋味。因此过大年磨豆腐是家里忙年的一件大事。在那个年代,村里没有卖豆腐的商贩,更没有豆腐坊。左邻右舍合伙临时找一个闲置的房子,垒上一口大锅,边上放一个大缸,便是一个临时的简易豆腐坊。家境殷实的人家,一家做一锅,家境贫寒的人家几家把豆子拼起来合做一锅。我们孩童帮不上父辈们的忙,却喜欢享受做豆腐的过程。眼巴巴的看着泡豆子、磨豆浆、揉豆浆滤豆渣,盼着把卤水放到锅里,豆浆凝固成豆花的那一刻。父辈们把锅里凝成的豆花捞出一碗,我们孩童每个人吃上几口,再把压好的热豆腐切给我们一小块放到嘴里,这是我们最惬意的时刻。村里几处做豆腐的香味弥漫了整个村子,给小山村增添几分年味的浓郁。
随着大年的临近,赶年的人们更加忙碌,我们孩童也成了忙年的帮手,帮父母长辈们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打扫院里院外,把窗户上的旧纸撕下来,糊上新纸,清洗灯盏以备布明上供敬神,都少不了我们孩童帮忙,虽忙得不亦乐乎,想到大年就要到来,心情格外激动。
腊月三十的下午我们孩童们一项必不可少的事就是请祖宗。根据家乡的习俗,每年的腊月三十下午都要把去世的宗亲亡灵请回家里过大年。我们几个本家的孩童,手里拿上几个炮仗、几炷高香走到自家的祖坟,点燃几炷香,插到坟墓前,当然还要磕头,临走时点燃炮仗,告诉宗亲亡灵要回家过年了。回到家后,在已经挂好的祖案牌位前点上香烛,磕了头摆上贡品,这个事就算完成了。这天父母剁肉馅包饺子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小时候家乡过年的规矩颇多,有些规矩很古老了,不知流传了多少年代。从小时候记事起,我爹和我娘就告诉我,除夕夜不能高声说话,怕惊动神灵和祖宗,神灵和祖宗需要安静。小时候大年初一的的早上,更是感到神秘。头天除夕,就要把大年五更所需各种东西都要准备停当,锅里也要添好水。初一五更起来天不亮,不准拉抽屉,不准到水缸里舀水添锅,不准高声说话,当然还是怕惊动神灵。我们五更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把院子里前一天早准备好干柴点燃,一堆大火使整个院子通明,火苗高窜,火花四溅,青烟缭绕,给新年增添了不少喜庆色彩。接下来便是把热腾腾的馒头等供品摆到各个有神灵的地方,首先敬的是天地的牌位,此后是祖宗。各个门墩都有门神,都要摆供烧香,就连喂牲口的地方也要敬圈神。敬完神灵后就该给父母长辈磕头拜年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山村的炮竹声响成一片,此起彼伏,震耳欲聋。刚刚吃过水饺,天还未明,街上的人们已经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晚辈们进出各家各户给长辈磕头拜年,不管是不是同族本家,整个小山村的长辈们,老人们都要去拜。街上的人们都是喜气洋洋,见面后一句吉利话诠释了乡亲们的和谐、亲切和过年的情怀。
大年初二以后是媳妇们回娘家给父母和本族长辈们拜年的日子,也是亲戚晚辈们走亲拜年的日子,通往邻村的路上人们来往不断,熙熙攘攘,谈笑风生。人们在路上碰面,不管认识不认识总少不了几句新年的祝福和温馨的问候。到了初五的早上,村里人各家都会把自己家的柴灰捧出一点,找一个十字路口堆成小堆,灰堆上插一支点燃的香烛,二起脚的炮竹燃放几个。这个活动名曰《送穷灰》,意思是把一年的贫穷送走,盼望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和生活富足。当然这个《送穷灰》的活动多数都是由我们孩童来做。送了穷灰过了初五,才算把年过完。年过了,勤劳的家乡人,不舍得在家耽误一天的功夫,带上农具,陆陆续续的走出家门,走向田野,开始侍弄自己的农田。我们孩童仍然沉浸在春节的喜乐之中,踢沙包,捉迷藏,玩得高兴至极,忘乎所以。
现在,春节不知不觉来到了眼前,心却依旧。每天看着街上车水马龙,人们来去匆匆,再没有忙年的迹象。童年的大年,物资匮乏,缺少年货,没有电视,没有春晚,却有浓浓的年味。现在生活富足了,不缺的是年货,身上不缺的是新衣,却再也没有了童年过年的激情,再也找不回童年的年味。不变的是日落日出,变了的是我们苍老的容颜。岁月,无情地把皱纹雕刻在我们的脸上。岁月,把童年的年味变成了美好的回忆,深埋在我们的心灵深处。
喜欢本篇,欢迎点赞分享
作者简介
牛喜贵,1951年2月出生于河北涉县西达镇牛家村,中师毕业,中共党员,从事教育战线的财务工作。爱好文学创作,所写散文诗、散文,曾在邯郸日报、河北燕赵晚报刊登。
牛喜贵 | 荷塘秋韵(散文)
牛喜贵 | 童年的月光(主播:张文玲)
牛喜贵 |母 校(诗歌)
牛喜贵 |老兵情怀(诗歌)
牛喜贵 | 柿子红了(散文)
牛喜贵 | 山乡秋韵(散文)(散文)
邺 城 文 学 征 稿
《邺城文学》面向大众长期征稿,体裁不限,欢迎各类正能量的文学作品。要求原创首发。优秀作品也可推荐。也欢迎大家自带配图、音频。字数要求:散文不少于800字最多不超过3000字;优秀小说可以连载。现代诗歌至少两首。没有酬稿,赞赏一周以内超过10元,包括10以内全部是作者的,不足10元或者一周以后的赞赏不再返还。有诵读的赞赏按比例给诵读者。
平台隶属河北省临漳县文联
长按二维码关注
投稿邮箱ycwx866@163.com 微信qh9289
图片?网络 / 审核?春天树 / 责编?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