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淀粉遇碘变蓝如何还原(淀粉遇碘变蓝如何还原原理)

淀粉遇碘变蓝如何还原?

加入VC,VC和碘单质反应,碘单质被还原为碘离子,碘离子和淀粉不会有显色反应,因此,蓝色消失了。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加热,因为碘单质加热会升华为气体,从而除去碘,淀粉就会恢复原来的颜色了。

淀粉遇碘变蓝的原理是:淀粉与碘反应生成了一种包合物,包合物是碘分子跟暴露在直链淀粉螺旋体外的羟基发生包合作用,使碘分子嵌入淀粉螺旋体的轴心部位而生成的。

包合物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颜色与淀粉的聚合度或相对分子质量有关。直链淀粉的聚合度是200~980或相对分子质量范围是32000~160000时,包合物的颜色是蓝色。

淀粉遇到碘变成蓝色,为什么?

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色,是淀粉与碘酒反应,生成了一种包合物,碘分子被包在了淀粉分子的螺旋结构中了,这种新的物质改变了吸收光的性能而变了色。碘酒中的碘具有强氧化性,而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两者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碘变为无色的碘化物。直链淀粉遇碘呈蓝色,支链淀粉遇碘呈紫红色,糊精遇碘呈蓝紫、紫、橙等颜色。这些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很高,可以用作鉴别淀粉的定量和定性的方法,也可以用它来分析碘的含量。纺织工业上用它来衡量布匹退浆的完全度。

1、用淀粉溶液在白纸上写字,晾干以后就看不到字迹了,用棉花蘸上碘酒在上面擦一擦,原来看不见的字迹,就会变成蓝色的字显示出来,这就是电影里面看到的写密信。

2、碘对动植物的生命是极其重要的。海水里的碘化物和碘酸盐进入大多数海生物的新陈代谢中。在高级哺乳动物中,碘以碘化氨基酸的形式集中在甲状腺内,缺乏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关于淀粉遇碘变蓝的说明文?

淀粉遇碘呈蓝色这一特性,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并因其显色反应灵敏而被广泛用于检测碘或淀粉的存在实验中。那么碘遇淀粉变蓝的原理是什么呢?

1淀粉遇碘变蓝的原理

淀粉是一种植物多糖,是由几百到几千个葡萄糖单体脱水缩合而成。它通常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这两个部分组成。直链淀粉可溶于热水,分子量比支链淀粉小;支链淀粉不溶于冷水,与热水作用会形成浆糊,分子量比直链淀粉大。淀粉与碘之所以会产生呈色反应,是由于碘分子进入淀粉的螺旋圈内,形成淀粉碘络合物的原因。至于呈现出什么颜色则与淀粉糖链的长度有关。当链长小于6个葡萄糖基时,则不会呈色;当链长平均长度为20个葡萄糖基时,则会呈红色;当大于60个葡萄糖基时,则呈蓝色。

碘遇淀粉变蓝的原理是淀粉与碘反应的本质是生成了一种包合物,从而使得颜色变蓝了。

2显色反应影响因素

淀粉类型。选取可溶性淀粉溶液、马铃薯浆、糯米浓浆三种类型进行试验,可发现:可溶性淀粉溶液遇碘呈现蓝色;马铃薯浆遇碘呈紫红色;糯米浓浆遇碘呈紫红色。由此可见,淀粉和碘的显色反应会受淀粉类型的影响。

淀粉新鲜度。观察新配置的淀粉溶液、配置一周的淀粉溶液、配置一月的淀粉溶液,观察它们遇碘后的显色反应,可发现:新配置和配置一周的淀粉溶液均呈蓝色,而配置一月的淀粉溶液则呈紫蓝色。由此可见,淀粉和碘的显色反应会受淀粉新鲜度的影响。

温度。将装有淀粉溶液的试管分别放置在0℃至100℃等不同温度下观测,可发现:当温度≤30℃时,溶液仍呈现蓝色;当温度在40℃至50℃时,蓝色很快褪去;温度在60℃以上时,则不会出现蓝色。这是因为淀粉分子受热时,螺旋圈会由于膨胀而扩大,碘分子不能在螺旋圈中利用氢键形成稳定的包合物,导致原有颜色逐渐褪去。因此,观察淀粉的显色反应应该在30℃及以下的情况进行。

《淀粉遇碘变蓝的原理是什么.dox》